2015年11月11日

Hong Kong Under Water — how can Hong Kong people ignore global warming?

Hong Kong Under Water — how can Hong Kong people ignore global warming? (Initium Media 11/11/2015)

Author: Chong Chan-yau, Board Chairman, CCA

(Chinese Version Only)

水浸眼眉─香港人能漠視全球暖化嗎?

「港鐵香港站要潛水進入,九龍站上蓋的環球貿易廣場成為孤島,赤鱲角機場只供水上飛機升降」──這一切絕非天方夜譚,而是全球升溫攝氏兩度後的現實,因為香港屬於全球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十大城市之一,屆時有31%居住地被海水掩浸。(詳見http://www.climatecentral.org/

這種不可想像的處境會否變得更壞,須看本月底的巴黎氣候峰會(COP21)。巴黎峰會可能重複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或者達成不痛不癢的協議,不足以令世人避開氣候災難,更遑論讓貧窮人有可持續發展機會。

是否有很大機會達成協議?

1. 中美去年在「習奥會」上達成兩國就削減碳排放的承擔,於是曾令哥本哈根會議失敗的兩個國家,在今次巴黎峰會上似乎不再是阻礙達成協議的絆腳石;

2. 歐盟一如以往積極提出2030年的減排目標,而且幅度高達40%;

3. 今年澳洲亦改朝換代,新總理對氣候變化較支持。 可惜這些利好因素不足以達成一個好協議。

聯合國目標與現實存在巨大差距

聯合國與氣候專家早已取得共識,假知要將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限制在可接受範圍内,21世紀地球氣溫上升不可超過攝氏兩度。現今所有控到氣候變化的努力均朝這個方向發展。

可惜,根據目前「國家自主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s),各國至2030年自願承擔的減排目標並不足以將地球升溫限制在理想的兩度内,而是未來幾十年會上升到對地球物種有嚴重影響的三度!

過去聯合國的態度是已發展國家需要爲氣候變化負上主要責任,因爲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上有八成碳排放源自已發展國家;而且它們是工業化最大受益者,對於它們來説,今日承擔主要責任去解決當年由它們所引起的問題合情合理。

聯合國觀點非常合理,但現實又如何?

首先,已發展國家雖然支持減碳計劃但力度卻遠不足夠。以美國為例,現時主導國會的共和黨並不支持會影響美國商界利益的減排政策;雖然歐盟成員大多支持減少碳排放,但其中一個成員國波蘭政府明確表示將國家利益置於對抗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之上。

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態度對減排有關鍵作用,因為今天世界上四成的碳排放由它們造成,因此發展中國家無法迴避減排的呼聲。

發展中國家有何回應?

發展中國家强調滅貧是它們的首要工作,但滅貧最主要的手段是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的代價是大量碳排放。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它們根本難以有效保護樹林;加上它們一直從事低成本、低科技生産,國家的資本及技術累積速度慢,無能力開發低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故此減少碳排放只可以是長遠目標,短期内能力有限。

簡而言之,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要重點發展經濟,另一方面財力及技術有限,無力全面投入減排工作。不過這種論點今日已難服衆。

預計中國碳排放量到2030年會比2005年增加一倍,而現時中國碳排放已是世界之冠,佔世界總量的24%;同時印度碳排放將上升至2005年的300%,中國、印度之外,還有巴西、南非……地球又豈能承擔?除了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就減排責任上出現分歧外,國際上減排資源不足亦限制了對抗氣候變化的努力。聯合國一直鼓勵已發展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開發新能源,藉此減少碳排放。聯合國的目標是2020年以前每年由已發展國家籌募1000億美元,但2014年只籌得70億美元!

香港責任何在?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香港的人均產值全球排第十位,同時是中國最高度發展的城市。無論從中國或是從世界範疇來看,香港在國際減排、對抗氣候變化均責無傍貸。香港政府已訂立了減碳目標,到2020年香港的碳强度要下降50至60%,不過政府没有提出具體減排措施,一般相信政府會借2017年香港發電燃料組合改革,大幅度增加核電比例來達到所謂「減排」目標。

此外,香港的工業雖然在二三十年前已北移,作爲一個以金融服務業爲主的城市,香港本地的碳排放强度不算高。但考慮到香港90%的食品及日用品均由外國輸入,香港輸入碳排放比例非常高。透過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可大幅降底這方面的碳排放强度。

總而言之,巴黎氣候峰會是國際社會聯手對抗氣候變化最新的努力。但是和以往以全球管治模式應對國際議題的其他國際合作一樣,良好的願景往往受到已發展國家國内政策及既得利益所左右,各國亦盡量避免承擔太多的國際責任,當中已發展國家不願資助國際組織及發展中國家減排,發展中國家亦缺乏資源及技術對抗氣候變化,最終走入「議而不決」有心無力的死胡同之中。作爲亞太區主要大城市的香港,實在需要思考一下在對抗氣候變化問題上我們可以做多些什麼。

 

原文刊於《端傳媒》2015年11月11日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11-opinion-chongchanyau-co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