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6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 以及最終達成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見證了繼續對抗氣候變化成爲全球共識,而私營機構的貢獻,對達成協議的目標尤其重要。2021年度「低碳關懷標籤」計劃,總共向38家公司及機構頒發54個標籤,表揚它們響應今年的主題:「致力減排  實現淨零經濟」,頒發標籤的數量創了歷史新高。此外,鑒於社會對能夠涵蓋更多行業及可持續行動的認可需求日益增加,本年度可供申請的標籤增添了兩個新類別 :「低碳關懷建築(過程/物料)標籤」及「低碳關懷循環標籤」。

「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莊陳有先生,在頒授典禮上帶來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對企業的訊息:在全球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時,企業責無旁貸,需要率先回應。他亦同時強調,低碳經濟會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和裨益。

主禮嘉賓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 (SBS, JP),在頒授典禮上表示:「香港達致2050碳中和目標需要商界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並讚揚獲頒授「低碳關懷標籤」的企業,在其行業內進行減碳、實踐良好ESG措施及推動循環經濟。

就新推出的「低碳關懷建築(過程/物料)標籤」,低碳想創坊主席李智明工程師指出,建築業佔全球能源消耗的百分之三十及全球碳排放的百分之四十。他說:「隨著「低碳關懷建築標籤」的推出,希望香港有越來越多的建築公司申請,並鼓勵它們在整個建築過程中更好地管理其建材及施工的碳排放。 」

「低碳關懷標籤」計劃旨在表彰香港企業和機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自2011年底推展計劃以來,至今已頒授超過450個「低碳關懷標籤」予各行各業的機構,包括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政府部門、公共機構、社會企業、非政府組織、酒店、商業場地及公眾活動等。成功取得標籤的企業和機構,需要通過獨立專家委員會的評核。「低碳關懷標籤」由低碳想創坊頒發,而低碳亞洲則負責提供驗證服務。

今年可供申請的標籤分為五個類別:表揚機構整體碳管理及達致碳中和的「低碳關懷標籤」/ 「低碳關懷碳中和標籤」;嘉許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最佳實踐的「低碳關懷ESG標籤」;特別為持續努力減碳的成功者而設的「低碳關懷星級標籤」;鼓勵從建築施工過程和建材減碳的 「低碳關懷建築(過程/物料)標籤」,以及表彰在機構內部營運促進循環經濟的「低碳關懷循環標籤 」。獲得任何類別的標籤均須經過充分的努力,而所有標籤都代表著申請機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

獲頒2021年度「低碳關懷標籤」機構名錄


頒授典禮精華片段

 

1.

2.

3.

4.

5.

6.

圖片說明:

  1. 獲頒2021年度「低碳關懷標籤」的機構代表與主禮嘉賓林正財醫生、低碳亞洲及低碳想創坊管理團隊合照。
  2. 獲頒2021年度「低碳關懷ESG標籤」及「低碳關懷建築(過程)標籤」的機構代表與低碳想創坊管理團隊合照。
  3. 低碳想創坊行政總裁莊陳有先生歡迎各位嘉賓及機構代表莅臨頒授典禮。
  4.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讚揚獲頒授標籤的機構實施具前瞻性的氣候行動。
  5. 低碳想創坊行政總裁莊陳有先生,向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頒授新設的「低碳關懷建築(過程)標籤」。
  6. 林正財醫生向康業服務有限公司的代表頒授新推出的「低碳關懷循環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