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新聞稿
四川西北建全球首個三重效益造林碳匯項目
低碳亞洲獲全球獨家碳匯銷售權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會議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與及昨天中國政府公佈的應對氣候變化進取策略,專門在本港從事碳管理全方位服務的低碳亞洲有限公司宣佈,與全球首個同時達到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 標準,及國際「氣候、社區及生物多樣性」(CCB) 標準的造林項目達成獨家銷售合作協議,該碳匯項目位於中國四川省西北部,名稱為「中國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
項目從2004年底開始啟動,經歷五年的全面考察及籌備工作,一直得到中國國家及省級林業局、林科院和環保組織的大力支持。項目終於獲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下的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確認,並在2009年11月16日成功註冊。復林項目的總面積超過2,250公頃,跨越五個縣份 (理縣、茂縣、北川、青川及平武),正好處於四川窮困地區及去年5.12大地震受災地區內,也是不少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莊陳有先生稱:「這項目將氣候、社區及生物多樣性放在三贏局面,有著極大的先導性,也別具意義。低碳亞洲獲得這項目的全球獨家碳匯銷售權,感到非常榮幸和責任重大。港人除了分擔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責任外,現在還可以繼續支持四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和參與扶貧。」
該項目同時位於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中國西南山地,亦屬於長江上游森林生態區。項目覆蓋的造林和再造林區鄰近自然保育區,裏面住了多種珍貴和瀕危的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金絲猴、雪豹和孟加拉虎等。這些種上土生樹種 (包括岷江柏、雲杉、落葉松、樺樹等) 的人造林,成了附近自然保育區的緩衝帶,保護了很多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
低碳亞洲執行董事梁詠雩博士,於11月26日在成都與項目業主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簽署合作協議,她在簽約儀式上說:「 四川省以大熊貓聞名於世,這個項目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就像大熊貓一樣珍貴和稀有。低碳亞洲就是這頭大熊貓的大使,我們會向全世界推廣,讓大家都明白這個項目的珍貴之處,和它在應對氣候變化策略中的重大意義。」
造林項目的初步年期為20年,預計共可實現減排量460,000 噸 (二氧化碳當量) ,年均減碳量約為23,000 噸。在碳匯有效期間,項目可以創造一百萬個勞動工日的臨時就業機會,如種植、除草、護苗和分隔等,及38個長期工作崗位。居住在21個鄉鎮共28條村的12,000多名村民, 其中包括超過5,000位少數民族,將會受惠,他們的收入水平將會提高,環境也得以改善。
低碳亞洲獲得此項目的全球獨家碳匯銷售權,包含所有簽發至2012年的碳信用額。香港企業、團體和個人可以進行自願性碳抵銷,購買此項目的碳信用額,不僅能夠減緩氣候變化,更可以達到扶貧和改善當地生態的三重效益。
此外,低碳亞洲更著力協助公營機構和企業推行合適的減排策略。兩位董事:莊陳有先生和王薇女士,聯同顧問黎廣德先生,將會參加下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
1.
2.
3.
4.
5.
6.
圖片說明:
- 低碳亞洲執行董事梁詠雩博士(左) 於成都簽署「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的全球獨家碳匯銷售合作協議,該項目是全球首個同時達到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標準及國際「氣候、社區及生物多樣性」 標準的造林項目。中方簽約代表為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局長文勇 (中)及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田野項目總監李晟之。四川省林業廳廳長王平(後排中) 亦蒞臨發言及見証簽約。
- 四川省林業廳的王平廳長蒞臨簽約儀式,並致辭祝賀。
- 低碳亞洲執行董事梁詠雩博士在簽約儀式上稱四川大渡河造林項目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就像當地大熊貓一樣珍貴和稀有。
- 低碳亞洲顧問黎廣德先生(左),與大渡河造林局的涂緒中書記(中)及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唐才富主任(右)一起見証三方簽署的合作協議。
- 當地少數民族村民從造林項目中獲得協助種植和護苗等工作機會。
- 低碳亞洲執行董事梁詠雩博士在11月初作實地考察時與茂縣的村民委員會成員董澤平交談,他也是造林項目實施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