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1 月 01 日

對抗氣候變化 香港需要加倍投入

低碳亞洲聯繫人俞大雅

(中文撮要)

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0月8日宣布2018年諾貝經濟學獎得主為William Nordhaus及Paul Romer。兩名學者分別把氣候變化和技術創新與長遠宏觀經濟分析整合。其中,Nordhaus率先提出DICE(動態整合氣候經濟)模型以計算氣候變化的成本。同日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更是以該模型為基礎。

IPCC報告指出,要把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1.5°C內,將需要重大和緊急的轉變。全球25個城市,包括開普敦、倫敦、墨爾本、紐約市和斯德哥爾摩等已承諾至2020年制定循序漸進的氣候行動計劃,並承諾至2050年實現碳中和並具備氣候韌性。

香港是一個位於亞熱帶的沿海城市,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我們在氣候行動方面明顯落後於其他大城市。香港現在便要採取更進取的行動,開始實現碳中和並建立氣候韌性。雖然香港政府在2017年出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中訂下至2030年減少碳排放26%-36%的目標,但卻沒有提出達致碳中和的時間表。雖然香港政府在2018年施政報告及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支持私人機構、學校及非政府組織發展再生能源,並預留10億元為政府建築物、場地、社區設施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但始終欠缺明確目標。

正如Romer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今天面對的問題是,人們覺得保護環境的成本高昂而且極為困難,以致他們無視問題並假裝問題不存在。事實上,只要我們立下決心,人類便能創下非凡成就。

原文: https://www.carboncareasia.com/eng/news/press_releases/181101_press_releas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