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談判:香港勿拖國家後腿
昨天,一萬八千名各國代表陸續抵達哥本哈根,在冰冷灰蒙的天空下,開展了堪稱為二次大戰結束以來一場最重要的全球談判。這場談判的特點,是任何協議均必須由192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一致同意,才能作實。中國在今次談判中舉足輕重,既因為它擁有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最高國家的「殊榮」,更由於它是G77組合 – 亦即130個發展中國家的主要代言人之一。
全球各國必須大輻削減温室氣體排放,才能避免氣候災難,這已經是國際共識。今次談判圍繞四個核心議題:一、發達國家願意承諾減排多少?二、發展中國家能分擔多少減排責任?三、幫助發展中國家減排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從何而來?四、如何管理這些資金?
但核心中的核心在於一個理念:「氣候公義」。窮國人民排出的温室氣體最少,對造成氣候變化的責任也最少,但卻要承受氣候變化最大的惡果,而它們抵禦氣候變化禍害的能力也最薄弱。
正因如此,中國一直代表G77堅持一條「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該出錢出力 – 既要作出實質的減排承諾,更應出資協助發展中國家對抗氣候變化,而發展中國家只應按自己的能力減排,不能妨礙滅貧與發展的需要。
香港立場落後於國際形
如何實施這條原則,正是談判最吊詭之處。
在未來兩週,這場全球博奕在丹麥首都上演,難度固然極高,香港又能否置身事外?
香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地位,並非如「世界貿易組織」般,以獨立成員身份参與,而是列入中國代表團的組成部份。故此,香港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位置:一個發展中國家內的發達城市,它沒有法律上的減排責任,卻有道德上的減排義務。
香港人口只佔全球千份之一,但温室氣體排放量卻佔全球千份之二,明顯是屬於不能逃避責任的「超支地區」。而特區政府卻可能懵然不知,近日談判的最新發展顯示,香港在兩個關節眼上落後於形勢,隨時讓中國成為部份發達國家針對的目標。
上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道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這是中國首次宣佈溫室氣體減排的清晰量化目標。對比之下,香港只承諾到2030年能源強度比2005年下降25%。一個發展中大國的最發達城市,竟然提出最落伍的減排承諾,使中國在談判桌上增添了一個被人攻擊的理據。<註>
補貼香港違反氣候公義
去年六月,特區政府取得國家發改委同意,公佈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安排》,讓香港公司與外國機構合作,在香港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表面上,開展這類項目可以使香港企業獲得由聯合國核證的碳信用額,把碳信用額賣給發達國家,成為新的賺錢捷徑。例如,香港大企業投資風力或堆填區沼氣發電,可以賣出碳信用額,獲得意想不到的「花紅」。
可是,聯合國制定「清潔發展機制」的原意,是為了實踐「氣候公義」,使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取得資金,協助貧窮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因此,像香港這類發達城市只應是付出資金購買碳信用額的「買方」,而非賺取資金的「賣方」。特區政府以為替香港公司「攞着數」便是政績,殊不知這種顛覆了「氣候公義」原則的做法,不但會使香港成為笑柄,更正好印證了國際上不少針對中國,指中國企業濫用機制的輿論。
在過去六年,中國在全球「清潔發展機制」的碳市場上,佔有份額為66%;2008年的份額更高達84%,總值54億美元,這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不滿。上週五,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理事會一口氣拒絕了十個中國風電項目的注册申請,更是一個警號。在香港本土開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明益一個毋須援助的發達城市,這是否火上加油,使中國談判團更添壓力?
國際責任義不容辭
其實,環保署在今年八月宣佈,與發改委達成共識,讓香港企業可以獲得內地企業同等待遇,在內地投資「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用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優勢,支援內地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值得嘉許的正確方向。
温家寶總理將會出席哥本哈根峰會,特首曾蔭權卻不參加,惹人質疑特區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亡羊補牢,特區政府可以在峰會期間送給全球兩份聖誕大禮:一、主動宣佈遵從「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按照哥本哈根談判最後達成的協議,與發達國家承担一致的減排責任;二、宣佈成立「低碳發展基金」,部份投入到聯合國用以支援窮國的「氣候適應基金」,部份用於資助香港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到內地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以及向內地購買碳信用額,使政府部門率先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國際城市當盡國際責任,即使這些行動對氣候談判只有一丁點兒的推動作用,也是香港人對全球未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隔岸觀火,坐享其成,並非香港人訓勉下一代的價值。曾蔭權政府,請給香港人一個引以自豪的理由!
註> 詳見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香港民間代表團」立場書,www.procommon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