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無遠弗界,無處不在,已是全球共識。隨著特朗普退場,美國勢將在新總統拜登領導下重返巴黎協議,是當今紛亂的國際局勢中稍見安慰的好消息。
對於全球數以億計正在承受氣候變化災難的人民來說,一個特別日子即將來臨,因為12月12日是巴黎氣候協議五週年紀念日。五年前196個國家承諾要將全球暖化溫度控制於遠低於攝氏兩度,目標是不高於1.5度,究竟這承諾有沒有實現的希望呢?
答案是在憂慮中有點喜出望外,因為今天看來實現目標的機會比五年前制定巴黎協議時更大,而其中的一大變數就是中國。
中國的溫室氣體碳排放佔了全球總量的28%,所以一直是國際焦點。三個月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會在2060年達致碳中和,國際社會當然歡迎,但不少人半信半疑。因為這意味著中國要大幅調整發展方向,但承諾尚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支撐。
「碳中和」承諾與行動的矛盾
中國的戰狼外交令西方世界紛紛對中國的承諾採取「先懐疑、後驗證」(distrust and verify)的態度,在氣候談判中也不例外。
中國碳中和的承諾十分重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承諾若果成真,已經可以令全球溫度下降0.2至0.3度;二是因為中國的承諾對其他國家構成壓力,例如日本和南韓已隨後宣佈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估計拜登上場後也會正式承諾2050年碳中和。
但承諾歸承諾,中國的實際行動看來有很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環節是中國對煤炭行業和燃煤發電的投資,因為燃煤佔了全球因化石燃料而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四成之多。
可是,中國在今年首五個半月新批准的燃煤發電能力達17兆瓦,等於一個半香港的總發電能力;有智庫分析中國8個大省從明年開始的第14個五年計劃重大項目清單,當中化石燃料項目的投資金額竟佔2.1萬億元人民幣。更有甚者,中國企業和銀行在海外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很多投資,總計在83個國家中已投資和準備投資777個電站,其中四成是煤電廠。若把現已運行和計劃在2030年前建成的煤電站加起來,總發電能力是154兆瓦,相等於13個香港。
減排引發外輸煤電生產力?
不少人擔心,當中國在國內加大減排力度時,中國企業有更大壓力向外輸出煤電技術和剩餘生產力,結果導致全球範圍更大破壞。
一個突出的矛盾就發生在曾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現任亞投行行長的金立群身上。他在今年9月氣候債券會議上宣稱亞投行不再投資煤炭項目,可是在上月舉行的國際開發銀行峰會中,亞投行聯同亞洲開發銀行拒絕簽署大會聲明,原因是聲明要求所有開發銀行致力減低化石燃料投資,金立群對此的解釋是亞投行尚未把他的說法變成正式政策。
即使是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的手法也矛盾重重。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本來13年前已經叫停的金沙江虎跳峽水電站,包裝為龍盤水電站重新上馬。
位於金沙江中游、距離雲南麗江市80公里的虎跳峽水電站,自從上世紀提出後,一如長江三峽電站引起巨大爭議。因為虎跳峽不僅是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珍貴地段,項目需要遷徙十萬名居民,淹沒農田20萬畝,所以當地居民和民間團體多年來一直反對,並得到國際環保組織聲援。結果2007年時任總理溫家寶親自叫停項目,是內地環保運動少見的重大勝利。
可是習近平上場後,從嚴打壓公民社會,最新例子是今年9月,曾經舉報騰格里沙漠被企業排污污染的李根山等多位環保志願者在寧夏自治區以尋釁滋事罪被捕。所以至今改名為龍盤水電站的虎跳峽項目,已難以聽到民間反對聲音。再進一步,中國更計畫在西藏阿魯藏布江建設五個水電站,影響下游印度和孟加拉的水源,已經引來印度政府抗議。
環看當今局勢,中國碳排放猶如一團全球最大的火球,大家都想盡快淋熄,但如果水溝油一齊淋,火舌四射,就會在其他國家燒起新火頭。
虛耗三年 林鄭緊跟碳中和
回看香港,對於一直關心氣候議題的市民來說,有關碳中和目標的討論,實在是令人心酸的鬧劇。
自從環保局在2017年初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之後,大家都知道這路線圖欠了一大缺口,因為香港作為發達城市,若果不肯承諾在2050年前達致凈零碳排放,勢必成為國際社會的壞孩子。
果然,習近平在今年9月宣布中國2060碳中和之後,林鄭月娥在上月施政報告乖乖宣佈香港要在2050碳中和。林鄭可能因為自己緊跟中央而沾沾自喜,但其實香港已經虛耗了三年光陰。
林鄭月娥早於2016年初已經以政務司司長身份擔任政府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主席,涵蓋了十六個政府部門。根據政府網頁委員會至今仍然存在,職權包括制定長遠氣候策略,但自從2016年4月召開第一次會議後,從未對外公佈消息。
大龍鳳 為輸入核電鋪路
說來駭人,政府的碳中和目標,經歷了八次交波才勉強成形。首先由特首林鄭將任務交給環境局長黃錦星,黄再交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李國章,李再交給委員會屬下策略工作小組主席黃煥忠,黄再交給專責小組主席林超英,林超英擬訂報告初稿後交回黄煥忠,黄再交李國章,然後李在上月向黃錦星提交《長遠減碳策略公眾參與報告》,再由黃交給林鄭拍板,前後整整三年。雖然報告包含了55項建議,但除了2050達至碳中和是具體目標之外,其餘都是研究、推廣、提升、促進等等沒有時間表和可量度指標的建議,大部分在三年前已經可以預見。
這場大龍鳳除了是要讓公眾看見政府「做緊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輸入核電鋪路。
報告內第3.29段的邏輯非常奇怪:「對於香港是否繼續使用核能…市民和持分者都持不同意見,有見及此,委員會建議:展開及參與有關如何安全地使用進口核能的深入研究」。
這裏面有兩重謬誤:一是市民意見大部分反對輸入核電,而非只是持不同意見,這點從2016年政府諮詢公眾至今一直如此;二是若果凡事市民持不同意見都要深入研究,絕不放棄,豈非所有政府提出的項目都要永續研究下去,直至天荒地老或市民「被接受」為止?
香港人的不幸是因為政府官員視野狹隘,以少做少錯為信條。就以降低電力碳排放為例,今年二月美國哈佛大學聯同華中科技大學發表詳盡研究報告,發現整個中國沿海可供開發的離岸風電能力,足以用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供應沿岸人口電力需求的百分之36至200。過去五年離岸風電的平均電力成本已經下降六成,最新設計的風車幾可比美巴黎鐵塔的高度,鄰近的珠海市亦已在珠江口興建離岸風電站,香港卻仍念念不忘輸入核電,政府官員口中的科技創新,究竟從何說起?
氣候談判化解碳中和矛盾?
英國政府聯同法國和聯合國將趁巴黎協議五週年主辦一場全球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目的是催促各國政府加大減排承諾,至今已有20多個國家用法律或政策宣示的形式承諾在2050年或以前達致淨零碳排放。究竟中國碳中和目標所引發的尖銳矛盾,能否在國際談判中解決?明年底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 26聯合國氣候會議將是關鍵時刻。
至於香港未來能否因為政府承諾2050碳中和而開拓新機遇,就要看政府明年中發表的一籃子政策,能否衝破權貴利益的枷鎖。大刀闊斧的氣候行動必定利大於弊,無論是綠色金融或技術創新,延誤多年已令香港損失太多。若果林鄭再把已經萎縮的財政儲備投入明日大嶼這類高碳基建,同時不顧公眾安危輸入核電,恐怕越來越多香港人會永遠痛恨如此倒行逆施的政權。
原文刊於《明報世紀版》2020年12月9日